<meter id="jr755"></meter>
<meter id="jr755"><menu id="jr755"><samp id="jr755"></samp></menu></meter>
    1. <output id="jr755"></output>

    2. <var id="jr755"></var><sub id="jr755"><code id="jr755"></code></sub>
      <th id="jr755"><meter id="jr755"></meter></th>

      <code id="jr755"></code>

      <var id="jr755"><rt id="jr755"></rt></var><b id="jr755"><output id="jr755"><rt id="jr755"></rt></output></b><code id="jr755"></code>
      加入收藏 | 進入舊版
      鷹潭法治 您現在的位置:首頁 >> 鷹潭法治 > 內容
      店主險些被騙 民警聞訊制止
      來源:鷹潭新聞網 作者:鷹潭日報通訊員 熊春和 洪亮 時間:2023-06-19 瀏覽字號:[ ]

      “謝謝你!要不是你,我那5萬多元錢可能就轉出去了。”6月14日上午,余江區鄧埠鎮某布藝店老板吳女士激動地對民警萬桂慶說。

      幾天前,吳女士微信收到一個自稱“陳老師”的好友申請。做生意朋友越多越好,吳女士沒多想便加了對方好友。

      “陳老師,是誰介紹我的?”

      “之前,我們學校一位老師家里裝修,在你的店里訂做了窗簾,他把你的號碼給我了,然后,我就加了你的微信。”“陳老師”自稱是余江六中老師,因學校馬上要放暑假,想把學校教室100多幅窗簾更換一下,預計費用5萬多元,問能不能以舊換新。吳女士一聽有生意可做,立即與對方仔細商討起來。

      “學校打算把教室桌椅也重刷一遍,需要30桶油漆,預計費用6萬元。我與油漆商因‘回扣’問題談崩了,你能不能幫忙代購一下油漆?”幾天后,“陳老師”對吳女士提出請求,并把油漆商的微信推送給了吳女士。

      “原價1980元一桶的油漆,現在做活動只需要1750元一桶,過兩天就恢復原價。”吳女士加了油漆商好友,油漆商稱廠家正在做活動。

      “買30桶吧!讓對方按1980元一桶開發票。你把銀行賬號發給我,我把購買油漆的錢轉賬給你。幫了這個忙,窗簾就在你家買,還可給點‘回扣’給你當辛苦費。”“陳老師”十分豪爽地說。

      幫個忙就能接下一筆生意,還可以拿“回扣”。吳女士高興之余,忽然想起幾天前有民警來店里走訪,講述過很多詐騙方式。會不會是遇到了騙子?吳女士撥打了走訪民警萬桂慶的電話。

      “這就是電信詐騙。”萬桂慶接到電話,立即趕到布藝店,耐心地對吳女士說,“接下來,‘陳老師’就會發一張P好的轉賬交易圖給你,告訴你錢轉給你了,因是公賬轉私人賬戶,要過幾個小時才能到賬。如果你信以為真,那邊油漆商又催得緊,你就會將自己的錢先轉給油漆商。你的錢轉出后,‘陳老師’和油漆商就會立馬將你拉黑。”

      吳女士如夢初醒,立即刪除了“陳老師”和油漆商的微信好友。